中国皇家菜博物馆一楼文化展示区【秦朝到五代简介】
秦 朝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大业,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。秦宫廷的食礼在沿用周代制度的同时,大力开发饮食资源,使“飞、潜、动、植”皆为佳肴,饮食材料集于宫廷,秦宫御膳形成东西南北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。
在这里还有个秦始皇与“翡翠虾环”的故事:秦始皇晚年想求长生,方士声称金丹要和翡翠环配套食用才有效,并伙同御膳师傅用翠绿的瓠子切成圆片,中间挖空套入虾仁,谓之“翡翠环”。这道菜虽没有用真正的翡翠,但秦始皇见其色香味俱全,拾箸细品后,更觉神清气爽,从此天天点名要吃“翡翠环”。虽然秦始皇没能长生,但“翡翠虾环”的故事却得以流传至今。
汉 朝
从战国到两汉,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,水利和牛耕的推广,农业高度发达,带动百业兴旺。汉武帝将中原汉族政权力量延伸到今天新疆以西,还通过张骞出使西域,开辟了“丝绸之路”,促进了世界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,引进了边区少数民族及国外的蔬菜品种。
在这里还有个汉武帝与“长寿面”的故事:民间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也源于西汉,关于长寿面还有一个典故。相传,汉武帝与众臣聊天时谈到:“《相书》上说人中长则寿命长,若人中1寸就可活到100岁。”东方朔听后大笑:“那彭祖活了800岁,他的人中就长8寸,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!”汉武帝闻之也大笑起来。看来想长寿,靠脸长是不可能的。古时脸又称“面”,“脸长即面长”,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,渐渐地演化为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。
唐 朝
唐朝国力强盛,经济跃升。唐朝宴会种类较多,尤以“烧尾宴”风靡一时。“唐自中宗朝,大臣初拜官。例献食于天子,取名烧尾。”传说鲤鱼跃龙门,非天火烧其尾而不得。烧尾宴寓意鲤鱼跃龙门,官运亨通。
五代 辋川小样
“看食”促进菜肴造型艺术发展,五代有一位法号叫梵正的尼姑,创制了一道名为“辋(网)川小样”的风景拼盘,用肉、鱼、果、菜等食材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所绘《辋川图》中20景,选料多样,荤素兼备,技艺超凡,做到了“菜上有山水,盘中溢诗歌。”